|
月饼剩馅回炉制饼 北菜市场旁无照店面被查 |
|
中秋节已经过去20天了,可还有人在卖月饼。昨日下午,市区北菜市场周边,一家无照店面使用中秋未用完的剩馅料制成月饼兜售,28块“三无”月饼被工商人员当场查扣。
□早报记者 谢伟端 文/图
查处
“三无”月饼下架
“馅料都是中秋节前购买的,因为中秋时没有用完,这段时间我们又拿来做月饼卖。”昨日,面对执法人员询问,店主说,他们每块月饼卖2元钱,主要卖给到北菜市场买菜的周边居民。
在这家无照的无名小店内,柜台上摆放着花生、芝麻等5种馅料的月饼。执法人员检查发现,月饼有简易包装盒,但盒上却没有生产日期、保质期,属“三无”产品。执法人员当场查扣了28块月饼,并要求店面老板到工商所接受进一步处理。
内幕
回收剩馅制成绿豆饼
中秋过后未卖完的月饼哪去了呢?据市区各大品牌的月饼生产、销售商称,卖不掉的月饼,他们会从各门店收回,跟其他面包处理方式一样,统一销毁,卖给一些企业做成动物饲料。
“大品牌的企业是如此,但一些中小企业却不愿意亏本。”泉港区一名从事月饼生产多年的业内人士连先生说,“将月饼销毁后制成动物饲料不值几个钱,有些中小生产厂家会将回收的月饼碾碎,将馅收集起来再制成绿豆饼或肉饼。这些碾碎的月饼有的还在保质期内,有的却已过了保质期。过了保质期的月饼有的已经发霉,个别无良厂家会将发霉的表皮刮掉,仍然将馅取出。”
说法
剩馅绝不能再利用
泉州市工商局有关人士说,如果馅料或月饼已过了保质期,再回收制成绿豆饼显然不行。就算没有过保质期,回收后再碾碎加工成绿豆饼或肉饼也不行。“月饼里的馅也是有保质期的,如果再加工成绿豆饼,那绿豆饼的保质期怎么算?而且,在回收再加工的过程中,产品质量很难符合要求,存在很大安全隐患。一经发现,将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。”
他说,每年中秋一过,总会有不少未卖出的月饼被转移到农村或城乡接合部继续出售,很多月饼都已达到或临近保质期。工商部门表示,最近他们还将加强巡查,防止不法商家出售问题月饼。
对于这样的问题,杨家食品绝对不会允许! |
|